
![]() |
|
制造商 | 丰田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94至今 |
级别 | 紧凑交叉型 SUV |
布局 | 发动机前置 前轮驱动/全轮驱动 |
丰田RAV4是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生产的一款紧凑交叉型SUV,它于1994年在日本和欧洲推出。1996年RAV4在美国开始发售,迎合了该市场对一款几乎具备所有SUV功能的汽车的需求。RAV4有极大的装载空间、很高的可视度、良好的操纵性能以及媲美较小车型的燃油经济性。
RAV4这一名称是“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 with 4-wheel drive(休闲型运动四驱车)”,但并非所有的RAV4都是四轮驱动型。RAV4早期取得的成功为其他的紧凑型SUV如福特Escape和斯巴鲁森林人铺平了道路。
![]() |
|
别称 | 丰田RAV4 EV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94–2000 (汽油动力RAV4) 1997–2003 (EV) |
车型年 | 1995–2000 |
装配地 | 日本爱知丰田 日本爱知田原 |
车身类别 | 双门SUV 四门SUV 双门敞篷 |
发动机 | 2.0 L I4 3S-FE (138HP) |
变速箱 | 5速手动 4速自动 |
轴距 | 四门: 2,410 mm (94.9 in) 双门: 2,200 mm (86.6 in) |
车长 | 1998–2000四门: 4,160 mm (163.8 in) 1998–1999双门: 3,750 mm (147.6 in) 1994–1997双门: 3,740 mm (147.2 in) 1994–1997四门: 4,150 mm (147.6 in) |
车宽 | 1695 mm (66.7 in) |
车高 | 1994–1997 双门FWD: 1,646 mm (64.8 in) 四门FWD: 1,650 mm (65.0 in) 1994–1997双门4WD: 1,655 mm (65.2 in) 四门AWD & 1998–2000双门: 1,661 mm (65.4 in) |
燃油容量 | 58 L (15 US gal; 13 imp gal) |
相关车型 | 丰田卡罗拉 丰田雄鹰 丰田赛利卡 丰田帕塞欧 Geo/Chevrolet Prizm |
RAV4最初以卡罗拉平台为基础,分别有双门和四门版本。美国车型提供功率为120马力的2.0升直列4缸发动机,有全驱版和前驱版,使用5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箱。1998年,RAV4的前脸和尾部进行了些微修改,推出了一款软顶双门车型,功率提升到127马力。1999年,双门硬顶淘汰出美国车型阵容,留下了四门和软顶车型。
![]() 1998-2000 丰田 RAV4 敞篷(美国)
|
![]() 1998-2000 丰田RAV4 四门(美国)
|
RAV4 EV
RAV4 EV是一款电动“零排放”车型,它在美国加州限量发售。这一车型具有60,000英里(97,000公里)的电池保修。
![]() 丰田 RAV4 EV |
![]() 2004-2005 丰田 RAV4 (美国)
|
![]() |
|
出产年份 | 2000–2005 |
---|---|
车型年 | 2001–2005 |
装配地 | 日本爱知县田原 日本爱知县大府 |
车身类别 | 四门SUV 双门SUV (不供北美市场) |
发动机 | 2.0 L I4 1AZ-FE 2.0 L 柴油I4 1AZ-FSE 2.4 L I4 2AZ-FE |
变速箱 | 5速手动 4速自动 |
轴距 | 2490 mm (98.0 in) |
车长 | 2004-2005: 4,230 mm (166.6 in) 2001-2003: 4,193 mm (165.1 in) |
车宽 | 1735 mm (68.3 in) |
车高 | 2004-2005: 1,680 mm (66.1 in) 2001-2003: 1,650 mm (64.9 in) |
燃油容量 | 56 L (15 US gal; 12 imp gal) |
相关车型 | 丰田卡罗拉 丰田赛利卡 丰田矩阵 丰田威姿 雪佛兰Prizm 庞蒂亚克Vibe |
第二代RAV4在2000年中期开始发售,有基本型的边缘Edge和高端型的巡洋舰Cruiser车型,分别都有三门和五门的配置。这两种车型最大的不同在于外形。Edge采用未上漆的灰色保险杠和侧面覆层。Cruiser采用车身同色的保险杠和覆层,此外还有合金车轮和ABS制动。所有的车型都配备了全新的2.0升4缸带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,功率、扭矩和省油率都有所提高。永久全驱也是其中一个功能,选装项有ABS防抱死制动(供Edge)和空调(供所有车型)。
![]() 丰田RAV4 硬顶(日本)
|
第二代RAV4最初提供了若干种内饰选择:NV是两轮驱动版、NRG、GX和VX是永久四驱版。它也是以卡罗拉平台为基础,虽然RAV4在欧洲、亚洲和澳洲都有双门车型,但在美国却仅供四门车型。动力来源是一台功率为148马力的2.0升I4发动机和一台D-4D柴油发动机。
2003年底,2004车型年的RAV4进行了升级,除了提升了装备之外,一些市场的RAV4甚至换了全新的发动机。美国车型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升,车辆稳定性控制成了标准配备。RAV4的2.0升发动机升级为全新的2.4升带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,功率提高了9%,扭矩提高了17%,燃油经济性也提高了2%。
![]() 2000–2003 丰田RAV4 (ACA20R) Edge 硬顶(澳洲)
|
第二代RAV4在澳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,在2001年成为澳洲最畅销的SUV,首次超越竞争对手本田CR-V。
值得一提的是,根据2003-2004年的登记和调查数据,第二代RAV4继大众新甲壳虫之后女性驾驶比例最高的美国车型。
![]() |
|
别称 | 丰田先锋(日本,长轴距)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2005-至今 |
车型年 | 2006–至今 |
装配地 | 日本爱知县田原 日本爱知县大府 加拿大安大略省伍德斯托克中国天津 |
车身类别 | 四门SUV |
发动机 | 2.0 L 1AZ-FE I4 2.2 L 柴油 I4 2.4 L 2AZ-FE I4 2.5 L 2AR-FE I4 3.5 L 2GR-FE V6 |
变速箱 | 6速手动 5速自动 4速自动 5速自动 CVT |
轴距 | 短轴距: 2,560 mm (100.8 in) 长轴距: 2660 mm (104.7 in) |
车长 | 2005-2008 长轴距: 4,600 mm (181.1 in) 短轴距: 4,395 mm (173.0 in) 2009- 长轴距: 181.9 in (4620 mm) |
车宽 | 短轴距: 1,815 mm (71.5 in) 长轴距: 1815 mm (71.5 in) 长轴距运动: 73.0 in (1854 mm) |
车高 | 长轴距: 1,685 mm (66.3 in) 长轴距运动& 2006-2008 限量: 68.7 in (1745 mm) 长轴距澳洲: 1,695 mm (66.7 in) 短轴距: 1,720 mm (67.7 in) 2009- 限量长轴距: 69.1 in (1755 mm) |
燃油容量 | 60 L (16 US gal; 13 imp gal) |
2008 丰田先锋 |
丰田RAV4为2006车型年进行了完全的重新设计,采用全新的平台并配备了电动助力转向(EPS)系统。全新的RAV4在2005年法兰克福车展中首度亮相。
第三代RAV4提供了两个车型版本:短轴距版和长轴距版。短轴距版仅在日本和欧洲发售,长轴距版在澳洲和北美发售。从2007年开始,加长型RAV4也开始以丰田先锋(Toyota Vanguard)之名在日本发售,其在基本车型的基础上对格栅、保险杠、引擎盖和前大灯都进行了修改。
改版
2008年,一些市场的RAV4进行了中期改版,换上了全新的四缸发动机、重新设计的前脸和修改的尾部。限量车型具有不同的格栅和保险杠覆层、运动车型采用了较大的扰流板和红色的徽章。新的配备还包括转向灯后视镜、倒车摄像头、卫星导航、智能无钥匙进入、一键启动按钮、多功能仪表显示屏等。而内饰则没有太过的修改。2009年,加拿大市场首次开始发售两轮驱动型RAV4。
![]() 2009年RAV4 基本型(美国)
|
![]() 2009年RAV4 限量版(美国)
|
车身类别
底盘编码 | ACA31W | ACA36W | ACA33L | ACA37L | GSA30 | GSA35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驱动 | 四驱 | 前驱 | 四驱 | 前驱 | 前驱 | 四驱 |
发动机 (日本) |
2AZ-FE | 2AZ-FE | - | - | - | - |
发动机(中国) | - | - | 2AZ-FE | 1AZ-FE | - | - |
发动机(欧洲) | - | - | - | - | 2GR-FE | 2GR-FE |
发动机
编码 | 年份 | 类型 | 功率,扭矩 |
---|---|---|---|
1AZ-FE (2.0 VVT-i) | 2005- | 1,998 cc (1.998 L; 121.9 cu in) (86.0x86.0mm) I4 | 149.56 PS (110 kW; 148 hp)@6000, 192 N·m (142 lb·ft)@4000 |
1AZ-FE (2.0 VVT-i) | 2007MY-2008MY (UK) | 1,998 cc (1.998 L; 121.9 cu in) (86.0x86.0mm) I4 | 152.28 PS (112 kW; 150 hp)@6000, 194 N·m (143 lb·ft)@4000 |
2AZ-FE | 2005- | 2,362 cc (2.362 L; 144.1 cu in) (88.5x96.0mm) I4 | 170 PS (125 kW; 168 hp)@6000, 224 N·m (165 lb·ft)@4000 |
2AR-FE | 2009MY- | 2,494 cc (2.5 L; 152.2 cu in) I4 | 181 PS (133 kW; 179 hp)@6000, 233 N·m (172 ft·lbf)@4000 |
2GR-FE | 2005- | 3,456 cc (3.456 L; 210.9 cu in) (94.0x83.0mm) V6 | 273 PS (201 kW; 269 hp)@6200, 333 N·m (246 lb·ft)@4700 |
3ZR-FAE (2.0 Valvematic) | 2008- | 1,987 cc (1.987 L; 121.3 cu in) (80.5x97.6mm) I4 | 158 PS (116 kW; 156 hp)@6200, 198 N·m (146 ft·lbf)@4400 (4000?) |
2.0 D-4D | 2005-2006MY | 1,995 cc (1.995 L; 121.7 cu in) (82.2x94.0mm) I4 | 115.57 PS (85 kW; 114 hp)@4000, 250 N·m (184 ft·lbf)@1800-3000 |
2.2 D-4D Diesel | 2007MY-2008MY | 2,231 cc (2.231 L; 136.1 cu in) (86.0x96.0mm) I4 | 135.96 PS (100 kW; 134 hp)@3600, 310 N·m (229 ft·lbf)@2000-2800 |
2.2 D-4D Diesel 180 (UK) | 2007MY | 2,231 cc (2.231 L; 136.1 cu in) (86.0x96.0mm) I4 | 176.75 PS (130 kW; 174 hp)@3600, 400 N·m (295 ft·lbf)@2000-2600 |
2.2 D-4D, 2.2 D-CAT (UK) | 2008- | 2,231 cc (2.231 L; 136.1 cu in) (86.0x96.0mm) I4 | 150 PS (110 kW; 148 hp)@3600, 340 N·m (251 ft·lbf)@2000-2800 |
2.2 D-CAT | 2008- | 2,231 cc (2.231 L; 136.1 cu in) (86.0x96.0mm) I4 | 177 PS (130 kW; 175 hp)@3600, 400 N·m (295 ft·lbf)@2000-2800 |
年份 | 美国销量 | 加拿大销量 |
---|---|---|
2000 | 53,777 | ? |
2001 | 86,368 | ? |
2002 | 86,601 | ? |
2003 | 73,204 | ? |
2004 | 70,314 | ? |
2005 | 70,518 | ? |
2006 | 152,047 | ? |
2007 | 172,752 | ? |
2008 | 137,020 | ? |
2009 | 149,088 | 25,784 |
联系客服